一,工作原理 Working principle隔爆热电偶与装配式热电偶的结构、原理基本相同,所区别的是,隔爆型产品接线盒(外壳)在设计上采用防爆特殊结构,接线盒用高强度铝合金压铸而成,井具有足够的内部空间、壁厚和机械强度,橡胶密封圈的热稳定性均符合国家防爆标准。所以,当接线盒内部的爆炸性混合气体发生爆炸时,其内压不会破坏接线盒,而由此产生的热能不能向外扩散、传爆。
|
型号 | 分度号 | 测量范围 | 精度等级 | 允许偏差△t℃ |
WRN、WRNK | K | 0~800 | Ⅱ | ±2.5℃或0.75%t |
WRN2、WRNK2 | ||||
WRE、WREK | E | 0~600 | Ⅱ | ±2.5℃或0.75%t |
WRE2、WREK2 | ||||
WRC、WRCK | T | -40~350 | Ⅱ | ±2.5℃或0.75%t |
WRC2、WRCK2 | ||||
WRF、WRFK | J | 0~600 | Ⅱ | ±2.5℃或0.75%t |
WRF2、WRFK2 | ||||
WRM、WRMK | N | 0~800 | Ⅱ | ±2.5℃或0.75%t |
WRM2、WRMK2 |
|
|
温度组别 | 允许最高表面温度℃ |
T1 | 450 |
T2 | 300 |
T3 | 200 |
T4 | 135 |
T5 | 100 |
T6 | 85 |
三,特点 Characteristic 按符合国际IEC标准的最新防爆规程GB3836设计;
四,热电偶的公称压力 Nominal pressure一般是指在工作温度下保护管所能承受的静态外压而不破裂。实际上,容许工作压力不仅与保护管材料、直径、壁厚有关,还与其结构形式、安装方法、置入深度以及被测介质的流速和种类等有关。
五,热电偶最小置入深度 Minimum insertion depth应不小于其保护管外径的8-10倍(特殊产品除外)。
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可知,构成最基本的热电偶除了两根热电极材料外,还必须在热电极的两端按照要求制作成测量端和参比端,俗称“热端”和 “冷端”,这就是所谓的“两端”。
七,隔爆型热电偶的种类和规格 Types and specifications |
类型 | 型号 | 分度号 | 测温范围 ℃ | 保护管材料 | 规格 | 热响应时间τ0.5S | 公称压力MPa | 结构特征 | 防爆等级 | |
总长L | 置深 /mm | |||||||||
镍铬-镍硅 | WRN-440A WRN2-440A | K | 0~800 | 1Cr18Ni9Ti 或 0Cr18Ni12Mo2Ti | L=ι+150 用于 d Ⅱ BT4 L=ι+250 用于 d Ⅱ BT6 | 150 200 250 300 400 500 750 1000 1500 2000 | ≤90 | 6.5 | 隔爆接线盒 固定法兰 | d Ⅱ BT4 d Ⅱ BT6 或 d Ⅱ CT4 d Ⅱ CT6 |
镍铬-铜镍 | WRE-440A WRE2-440A | E | 0~600 | |||||||
铜-铜镍 | WRC-440A WRC2-440A | T | -40~+350 | |||||||
铁-铜镍 | WRF-440A WRF2-440A | J | 0~800 | |||||||
镍铬硅-镍硅 | WRM-440A WRM2-440A | N | 0~1200 |
序 | 防爆等级ⅡA | 防爆等级ⅡB | ||
介质名称 | 温度组别 | 介质名称 | 温度组别 | |
1 | 甲烷,乙烷,丙烷,动力苯 | T1 | 丙炔 | T1 |
2 | 苯,甲苯,二甲苯,三甲苯 | 环丙烯 | ||
3 | 苯酚,甲酚,双苪酮醇 | 氰化氢 | ||
4 | 丙酮,二丁酮,二戊酮,二已酮 | 氢 | ||
5 | 醋酸,醋酸甲脂,氯乙烷,溴乙烷 | 丙烯酯 | ||
6 | 氯乙烯,二氯乙烯,三氯甲苯 | 焦炉煤气 | ||
7 | 二氯甲烷,二氯丙烷,氯苯,氨 | 水煤气 | ||
8 | 一氧化碳,苄基氯,二氯苯 | 乙烯 | T2 | |
9 | 甲苯胺,三乙胺,吡啶 | 丁二烯 | ||
10 | 乙晴,亚晴酸乙酯 | 一环氧丙烷 | ||
11 | 苯乙烯,甲基苯乙烯,萘 | 一二恶烷 | ||
12 | 丁烷,环戊烷,甲基环戊烷 | T2 | 一三恶烷 | |
13 | 异丙苯,甲基,甲醇至丁醇 | 丙烯酸甲脂 | ||
14 | 甲基丙烯酸甲脂,乙酰基醋酸乙酯 | 丙烯酸乙脂 | ||
15 | 正丙胺,正丁胺,苯胺,NN二甲基苯胺 | 呋喃 | ||
16 | 甲酸甲脂,甲酸乙酯 | 二甲醚 | T3 | |
17 | 二氯乙烷,烯丙基氯,氯乙醇,噻吩 | 四氢糠醇 | ||
18 | 甲胺,二甲胺,二乙胺 | 硫化氢 | ||
19 | 乙酰丙酮,环乙醇,硝基甲烷,硝基乙烷 | 丙烯醛 | ||
20 | 丙烯,乙苯,醋酸甲脂至醋酸戊脂 | T3 | 丁烯醛 | |
21 | 甲基环已烷,松节油,石脑油 | 四氢呋喃 | ||
22 | 戊烷至癸烷,环已烷,萘烷,环已胺 | 乙基甲基醚 | T4 | |
23 | 乙基环已烷,乙基环丁烷,乙基环戊烷 | 二乙醚 | ||
24 | 石油,汽油,柴油,煤油,煤焦油 | 二丁醚 | ||
25 | 戊醇,已醇,环已醇,甲基环已醇 | 环氧乙烷 | ||
26 | 氯丙烷,氯丁烷,溴丁烷 | 四氟乙烯 | ||
27 | 乙酰氯,乙硫醇,四氢噻吩 | 二硫化碳 | T5 | |
28 | 乙醛,三甲胺 | T4 | 硝酸乙脂 | T6 |